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是蒙古族人口最集中的城市,六月初通辽市教育局决定今年9月起将在中小学开始使用汉语教授历史、政治科目,以后过渡到除蒙古语外的所有科目都用汉语授课。类似的语言政策近年来也在藏区和维吾尔人聚居区实施。回顾一下中共在民族自治区域语言政策的演变对了解现在的汉化政策会有帮助。
1930年代初,中共占据江西时宣布承认民族自决权,支持蒙古独立,以此联合非汉民族反对国民党统治。1930年代末,中共在陕甘宁边区建立根据地后,由于这个地区各民族混居,中共将“民族自决”的提法改为“民族自治”。抗战后,中共在蒙古、朝鲜等少数民族的支持下,击溃了国民党政权。1949年后,中共在非汉民族聚居区划分了自治区、州、县、乡等行政区域。语言政策成为民族政策的一部分,随着民族政策的改变而调整,而民族政策本身又为政治需要服务,依据地缘政治、国际关系、经济发展而变动。
从1949年到195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最初几年中,国际局势不稳,中共采取了怀柔政策,在《共同纲领》和《宪法》中载明各民族都有使用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毛泽东还在1953年起草的党内指示中批评大汉族主义。相应的语言政策也比较具有容纳性,借助非汉民族的知识人士确定这些民族的通用书写语言,使用民族语言宣传中共的政策,主要包括中华民族的统一,不承认单一民族的自决权等。
从1957年到1970年代末,中共在民族自治区域加速实行工业化,语言政策开始推广汉语教学。这期间推广汉语拼音,不少少数民族使用的拉丁字母在读音和用法上与汉语拼音接近,同时大量借用汉语词汇。全国中小学实施统一的教学大纲,灌输大一统的观念,夸大汉族文明,贬低少数民族创造的文明,在教学中强化汉语的地位。在自治区以外的自治州、县、乡从小学开始推广汉语,初中以上完全变成汉语授课。在西藏、新疆、内蒙古自治区内,小学主要以民族语言授课,到中学开始推广汉语授课。1959年中共镇压藏人起义后,摧毁了寺庙承担普及教育的角色。1970年代初,中共开始在藏区城镇推广小学一年级先学汉语,后学藏语的政策。
从1980年代到2000年,以吸引外资发展经济为导向,中共这个时期推行使用汉语与容纳其他民族语言并行的政策。在相关自治区域内的中小学,藏语、维吾尔语、蒙古语被允许与汉语作为教学语言一起使用。1984年颁布了《民族区域自治法》其中有发展少数民族教育和使用本民族语言的权利,对使用自治州和区的民族语言管理相对宽松,民族教育培训了不少知识渊博文史哲和师范专业的毕业生,但工作市场以汉语为主导,使他们的就业市场极为狭窄,失业率高于汉语同类专业汉族学生。
从1980年代中期开始,中共每年把数百名少年藏人和维吾尔人送到各省专门的西藏中学或中学新疆部寄宿学习,这些学校主要以汉语授课。各省同时也培训大量汉语授课的教师,将他们分配到三个自治区。以藏语、维吾尔语、蒙古语为教学语言的学生毕业后,无论他们希望继续以这些语言完成高等教育,还是寻找工作,未来的就业机会都远低于以汉语为教学语言的学生。而以升学率为导向的教育投资政策使少数民族教育的教学条件更加弱势,选择这类教学语言的学生数量持续减少。在包括民族自治州的省会城市如西宁、兰州和成都匮乏少数民族语言教学的学校,少数民族自己出资办学面临更多的歧视和限制,这些城市大量少数民族学生无法以自己的民族语言接受教育。这种在地汉化和迁移汉化的教育政策加速了少数民族语言教学的萎缩。汉族移民大量移入自治区域的主要城市和乡镇,汉语成为工作和日常用语,使少数民族失业率持续增高。
本世纪以来,中共以反恐、反分裂为名压制保护自己母语的少数民族,以支援边疆、现代化、开发西部、一带一路加速对所有相关地域的汉化。自治地区以发展素质和文明教育为由,在少数民族幼儿园推广汉语作为教学语言,强化中共的政治灌输,对拒绝进入汉语教学学校的儿童家长实施惩罚,更严格限制和审查非汉语媒体和出版物,将出版少数民族语言书籍或倡导母语教育定为犯罪,如对依明江.赛都力、拉木札布和扎西文色的判刑。
中共70年民族语言的政策和实践,揭穿了宪法中各民族平等的虚饰。根据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评估,中国目前的140多种语言,除了汉语,其他语言在教育、就业、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领域中都处于弱势,10种语言已经灭绝,大多数语言濒危和濒临灭绝。
2020-07-11
首发Radio Taiwan International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