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下旬,香港校园内有关1989年运动和六四的艺术作品《国殇之柱》、《民主女神像》、《六四浮雕》等被移除。香港国安法实施后,香港当局关闭了六四纪念馆,香港公共图书馆下架了六四天安门事件的书籍,收集六四资料和组织纪念活动的支联会被迫解散。此外,香港当局禁止了纪念六四死难者的公共集会,出席公共纪念活动的人士被起诉和判刑。这一系列的镇压与在中国的压制措施越来越类似。那么,中共在过去的32年如何压制公共场域中有关六四的独立表达以及民间如何承继反抗的表达?
中共抹杀真相垄断六四的叙述
中共以媒体垄断和压制独立表达阻碍民间对1989年运动的探索。在六四屠杀后,中共大规模羁押参与者,清查强迫社会背书官方的六四版本。官方对1989年运动和六四镇压的垄断叙述主要使用三个词语「动乱」、「暴乱」和「风波」,在过去的30多年中在不同阶段以不同频率使用这三个词语,强迫公众接受和背书官方的叙述,禁止并消除在公共空间与官方不同的民间叙述和表达。
1989年4月26日,中共党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社论以「动乱」定性了从4月15日到6月3日之间的抗议活动,这种定性不仅回避了运动期间大字报、民间刊物、游行、静坐、绝食的要求(包括开启民主化、保障言论自由和民间办报、公布中共党国领导人和家人财产、否定官方对运动「动乱」的定性、公开和平等对话);而且指控运动参与者制造动乱以及自治组织为「非法组织」。事实上,北京在运动期间社会治安和秩序是过去几年同期中最好的。中共高层以「制止动乱」和「恢复秩序」为名从5月20日在北京实施戒严。
6月3日晚至4日,戒严部队以重型武器开道,在通往天安门的街道和广场内屠杀平民和手无寸铁的示威者,在与天安门四君子谈判同意抗议者离开广场纪念碑后,坦克仍然追杀撤离者,随后几天继续射杀平民。中共对被捕人士的任意处决持续到同年底,将反对军队屠杀和抗议军队镇压的行动定性为「暴乱」。1989年6月4日至同年底,《人民日报》描述这次运动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是「暴乱」,其次是「动乱」,再次是「风波」;1990年「动乱」是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其次是「风波」,再次是「暴乱」;1991年及之后,「风波」是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动乱」其次,这两个词汇频率高低排序此后维持不变,出现次数有递减趋势,「暴乱」在六四屠杀10、20和30周年前夕再度在主要官媒中出现。
中共对1989年运动筛选、删节和篡改的垄断叙述掩盖了运动争取民主、反抗中共专制的真相,企图为镇压提供正当性。官方操纵传媒使用三个词语在不同时间以不同侧重和频率,针对了不同的代际。在六四后20多年内,当局的压制和背书策略试图使经历者或记忆者在公共空间中保持沉默,使年轻世代只知官方版本的叙述。2016年后,中国互联网升级的防火墙和封杀手段使民间的六四叙述越来越稀少。而民间的「铭记八酒六四(八九六四)」、株洲10名市民以身体排字六四、陈云飞的六四纪念活动等被消失,这些活动的参与者被以欲加之罪或构陷指控关押。事实上,中共强制多数人沉默或背书官方换取平静生活是它的重要统治术。
南京大屠杀和六四屠杀:民间探索屠杀原因和真相
中共处理六四的另一种手段是利用南京大屠杀纪念日转移公共关注六四屠杀,塑造党国可以控制的集体记忆,并以煽动军国民族主义牟取合法性。2014年,人大常委会设立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成为中共领导人每年出席讲话的权力地标,借此掩盖中共抗战期间消极抗日、扩大势力、建立专制政权的历史真相。此外,中共也在中国和香港垄断的教科书上大量增加南京大屠杀内容,使年轻世代转移对中共暴政的关注。
中共对南京大屠杀的叙述同样只允许背书它的垄断版本。六四28周年时,史庭福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外讲演,呼吁公众不要忘记另一次屠杀—六四屠杀,随即被拘留和判刑。不久之前,震旦学院教师宋庚一讲课中提出了「南京大屠杀中课本中的数字要有史料支撑」、「应该反思一下战争是怎么来的」而被开除教职,乡村教师李田田因在微博上声援宋庚一被送入精神病。中共将比较南京大屠杀与六四屠杀言论设为禁区,压制民间探索屠杀原因和真相,任何与官方叙述不同都被列为禁忌。
公共记忆中反抗的承继
香港社会在过去32年一直在公共空间借助各种媒介记录或再现1989年民主运动,形成了香港公共记忆中反抗的传承。研究六四资料、公开讨论、组织纪念活动、公共空间的六四艺术品,使被压迫者将探索历史真相并与现实问题相联系。
在不同的空间中记录或再现1989年民主运动和六四屠杀,是民间反抗党国塑造集体记忆、独立思考的重要思想来源,传承和超越公共记忆的反抗思想是共同抵抗社会运动的前奏,1989年中国民主运动、香港争取普选的雨伞运动和大规模的「反送中」抗议都有印证。
中共在中国和香港限制公共空间的独立表达不会奏效,民间寻找真相和公共记忆中反抗的传承如同地火在地下运行。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